2013-09-09 08:55 来源:zz12355点击:次
1954年黎远康(右一)和妈妈、姐姐的合影,这张珍贵的照片翻洗了又翻洗。
2009年年底,黎远康终于见到了妈妈。
9月7日,央视《新闻联播》播出黎远康在洛阳龙门石窟的场景(截屏图)。
母子分离半世纪重逢,习近平在哈演讲时讲述这一动人故事
该故事上了前晚《新闻联播》,主人公黎远康是洛阳一退休职工
□记者 牛洁 邵可强
核心提示 | 9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讲述了中哈两国人民交往的两个感人故事,其中一个是“中哈母子”历经半世纪终重逢。当晚,央视《新闻联播》在播放习主席演讲的新闻后,还播出了故事主人公黎远康深情讲述的场景和在洛阳龙门石窟的镜头。
大河报记者了解到,黎远康祖籍四川,是洛阳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的退休职工。今年母亲节期间,本报记者曾采访过他。昨日记者再次联系他,远在广西北海的黎远康动情地说:“被习主席提到,我感到很温暖、很感动……”
感动
听到习主席讲的故事他流下了眼泪
第一时间给妈妈打去电话
“作为一个普通老百姓,真没想到习主席还能在那么重要的讲话中提到,我感到很温暖、很激动。”昨日中午,记者电话联系了黎远康,已经65岁的他依然“闲不下来”,最近又去广西一家企业做销售工作。
黎远康说,9月7日,他听了习主席的演讲,当时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泪:“如果说我和妈妈、姐姐的故事是亲情的真实写照,那么,对于两个国家来说,这可以看作是两国友谊象征的缩影。”当天,黎远康还在第一时间给远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的母亲打了电话,“妈妈,你看电视了吗?我很感动,此时就像跟您在一起一样。”
黎远康告诉记者,这两天,他的手机就没消停过,亲朋好友看了电视后都纷纷打来电话,表达祝福之情。
离别
6岁那年和妈妈、姐姐分离
萧瑟的天气、绿皮车等都“扎”在他的记忆里
在电话里,黎远康老人向记者简单讲述了那段不平凡的经历。
上世纪40年代末,黎远康的父亲黎怀钰在新疆工作时,认识了在当地医院当护士的苏联姑娘瓦莲金娜,两人擦出爱情火花,并结为连理。后来,瓦莲金娜生下一儿一女,女儿叫黎远礼(黎远康姐姐),儿子叫黎远康。新中国成立后,黎怀钰和妻子响应国家号召,带儿女到了东北。黎怀钰去了沈阳矿山机械厂,妻子瓦莲金娜去了长春,当起了老师,因为父亲工作忙碌,黎远康和姐姐大部分时间是和母亲在一起。
1955年,因政治等原因,瓦莲金娜决定带着儿女回国,“那是个萧瑟的秋天,我们先坐绿皮车,后来是闷罐车,一直到了满洲里。”黎远康感叹地说,虽然时隔半个多世纪,但天气、车辆这些“符号性”的记忆却像长了根一样,“扎”在了他的心里和记忆里。
就在这时,父亲匆忙赶来,把黎远康的小手紧紧攥住,懂事的黎远康对姐姐和母亲说:“别哭,我和爸爸回去住一个星期就去找你们。”那一年,黎远康6岁,一个还不明白什么叫“离别”的年纪。
思念
每次家庭合影,总会空出一个椅子留给母亲
“和妈妈的合影洗了又洗,直到底片再也洗不出来。”
血浓于水的亲情让人感受到天伦之乐,但也让失去它的人肝肠寸断。
1956年秋天,父亲带着黎远康到洛阳援建洛阳矿山机器厂(现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来到陌生的城市,黎远康对母亲的思念并未减轻:梦里,他总是看见妈妈在厨房给他和姐姐准备面包、牛奶、红肠;看见父亲在灯下纳鞋底,他会想要是有妈妈在该多好;看见别的孩子跌倒,被妈妈扶起,他会幻想自己就是那个“幸福的小孩儿”;当别的小伙伴在一起谈论妈妈,他既想躲开又想凑上去听,因为这样,他会觉得距离“母爱”近一点……
度过压抑思念的童年,成年的黎远康结婚生子。做了父亲的他,除了思念母亲之外,更加理解母亲的不易。“我相信这些年,母亲比我过得更煎熬。”黎远康说,他决定寻找母亲,为了自己,也为了让母亲走出煎熬。
“我、妈妈、姐姐只有一张合影,是1954年照的,因为要寄照片托人寻找,前后翻洗过不下10次,1985年,照相馆的师傅就说底片都不行了。”黎远康说,一次次徒劳让他暗自流泪,但他从来没有放弃过寻找母亲的想法,每次家庭合影,他总是让孩子们在前面空出一个椅子,那是他留给母亲的。
相聚
半个多世纪母子终相逢
“我跪在母亲面前,哭得像个走丢的孩子”
相逢的人总会再相逢,命运安排这对母子在2009年再次相见。
2009年底,黎远康通过央视和俄罗斯国家电视台联办的一档寻亲节目,得到了母亲的信息。这一年,黎远康61岁,妈妈瓦莲金娜80岁。
2009年12月27日,俄罗斯异常寒冷,黎远康“藏”在俄罗斯国家电视台《等着我》后厅,要给妈妈一个惊喜,就像儿时那个调皮的他一样。但见到母亲的那一刻,黎远康一下子跪在了母亲面前,时隔半个多世纪,这个两鬓斑白的老人再次叫了一声“妈妈”,之后便抱着妈妈失声痛哭,像是一个走丢了的孩子。
黎远康说,妈妈现定居在哈萨克斯坦最大的城市阿拉木图,和姐姐黎远礼一起生活。母子相认后,他和妈妈在俄罗斯呆了4天。随后,他在俄罗斯国家电视台的帮助下,来到妈妈和姐姐生活的地方阿拉木图,再次尝到妈妈做的面包、红肠……2010年8月,他把母亲和姐姐接到中国,登长城、游龙门、逛海南。
如今,母子俩几乎每天都会打电话、网聊。每年的母亲节,黎远康都要跟妈妈说一句“母亲节快乐!”黎远康说,这是母亲的快乐,也是他的快乐!
受访时,黎远康说,他今生最大的愿望就是用尽可能多的时间陪陪母亲。
除署名外图片由黎远康提供
郑州青少年心理咨询